- A+
所屬分類:24節氣
2021年立夏會不會下雨主要依據所在的區域來看,但具體的還是要依據你所在地區的天氣預報來看。
立夏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,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,立夏的到來,意味著春天的結束,夏季的開始。立夏過后,白天時間會越來越長,氣溫會越來越高,雷雨天氣也會增多,農作物開始進入到茁壯成長階段。
立夏下雨好的說法
立夏是夏季開始,“立夏”的“夏”是“大”的意思,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長大了。農作物長大了對雨水的需求就增加了,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立夏日的陰晴測一年的豐歉,認為立夏時最好下場雨,不然便會“立夏不下,旱到麥罷”、“立夏不下雨,犁耙高掛起”。
我國土地遼闊,各地天氣情況差距較大,可能有些地方下雨有些不下,所以說,立夏這天不一定會下雨,但勞動人民都希望其下雨。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,炎暑將臨,雷雨增多,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。
立夏下雨不好的說法
立夏日忌諱下雨。農諺云:“立夏晴,好年成”;“立夏落,炒破鍋”。立夏落雨,例如對茶葉來說就是意味著整個茶季濕氣重,用手工做茶的年代,“炒水草”會給茶農增加額外負擔。立夏之后,江南正式進入雨季,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。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。尤其是一些麥稻作物,容易生病蟲害,所以,也從事農業勞作的人可以注意一下病蟲害的防治。在我國,南方雨季為4-9月,北方為6-9月。我國是季風氣候,其降水的季節分配差異較大。在此季節常常出現大雨和暴雨,其降水量約占年總量的70%左右,因此,雨季表現也比較明顯。就大范圍而言,一般南方雨季為4到9月,北方為6到9月。前后相差2到3個月。雨季結束是北方早,南方遲,一般前后相差僅20天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