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種是什么時候

  • A+
所屬分類:24節氣
北京時間6月5日18時51分57秒將迎來“芒種”節氣。芒種,又名“忙種”,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,夏季的第三個節氣。

芒種是什么意思

芒種,是“有芒之谷類作物可種”的意思。此時,仲夏已至,北方麥黃,江南梅熟。進入“芒種”時節,氣溫不斷升高、雨量日漸充沛、空氣濕度慢慢增大,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。

芒種為五月節。這個芒是指稻麥,麥子到此時始熟,田野里開始彌漫新麥的清香。水稻過此時則不可種,稻田里也已一片怡人的新綠。

北宋馬永卿在他的筆記《懶真子錄》中辨別說,此時有芒者,麥已熟,是指麥熟可收,稻過此時不可種。

芒種一詞,最早出《周禮》的“澤草所生,種之芒種?!睎|漢鄭玄的解釋是,“澤草之所生,其地可種芒種,芒種,稻麥也”。

芒種有三候

芒種一候“螳螂生”

古人認為芒種時節螳螂感陰氣初生,于是破繭而出。螳螂是自然界的擬態專家,可以貌如花,形如竹,可以翠如夏草,枯如秋葉。

芒種二候“?(jú)始鳴”

“勞燕分飛”,燕指燕子,勞指伯勞鳥,伯勞鳥就是“?”。

芒種三候“反舌無聲”

在古人眼中,伯勞鳥和反舌鳥是善鳴之鳥中的兩類典型代表,伯勞鳥因陰氣微生而啼叫,反舌鳥因陰氣微生而收聲。時至仲夏,花香已逝,鳥語漸稀。

芒種習俗

芒種習俗有三,一青梅煮酒,二送花神,三安苗。

在南方,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,三國時有“青梅煮酒論英雄”的典故。但是,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,難以直接入口,需加工后方可食用,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。

芒種時節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。芒種已近五月間,百花開始凋殘、零落,花神退位,故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,餞送花神歸位,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,盼望來年再次相會。是日,人們要設案供物,焚香祭祀,來為花神餞行。

芒種安苗習俗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,始于明初。每到芒種時節,種完水稻,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,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。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,把面捏成五谷六畜、瓜果蔬菜等形狀,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,作為祭祀供品,祈求五谷豐登、村民平安。

發表評論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